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审核评估】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西工大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3-11-22

作为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重点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始终把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西北工业大学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形成了特有的“总师育人文化”,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学校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为目标,聚焦“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特质内涵,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总师”雏形特质,以打造国防专业高比重、国防深造高比重、一流师资引领高比重、一流资源汇聚高比重为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强、系统整机观念强、解决问题实践强、为国铸剑使命强,为推动更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贡献力量。

学校通过“总师育人文化”讨论,凝练形成了“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的“总师”型人才特质内涵,从思想品德、思维方法、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4个方面协同发力,瞄准“总师”型人才应具备的“强烈使命担当、系统整机观念、宽阔学术视野、扎实知识结构、深度学习思考、良好交流沟通、厚实文体美劳”等7种能力素养,探索形成“强化一个引领、依托两个课堂、建强七类要素、夯实三个支撑”的“总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一个引领”,即强化价值塑造引领;“依托两个课堂”,即依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建强七类要素”,即建强一流招生、教学队伍、本科专业、课程资源、系列教材、实践教学、实验平台;“夯实三个支撑”,即夯实数字赋能、质量保障、治理体系三个支撑,从“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四个方面发力,培养领军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总师”型人才培养路径

西北工业大学“总师”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师”型人才培养“专业精”

学校不断建强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一流教学环境,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专业基础教学质量。一是聚焦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急需关键领域和战略新兴交叉学科人才需求,推动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实施专业动态调整。2018年以来,主动布局设置柔性电子学(全国首个)、海洋工程与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13个本科专业,逐步形成支撑引领、交叉融合的西工大特色专业体系。二是打造“总师”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课程群。以“101计划”为牵引,不断完善“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级课程培育体系,系统性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与实践平台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三是建设具有鲜明西工大特色系列教材。以“总师育人文化”和国防军工精神凝铸教材思想主线,以院士、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组编“三航”等优势学科系列教材,与国防院所合作建设国防特色系列教材,依托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实验平台建设精品教材,“十四五”期间规划了六大系列700部教材,目前已出版285部。四是为师生提供开放共享的公共教学平台。以信息类综合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为试点,探索建立了校内不同单位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共建共管机制。改造提升教学楼宇软硬件条件和文化氛围,“十四五”期间,将实现智慧教室100%覆盖。五是不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本科教学卓越奖励计划和基础学科师资水平提升计划,建立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教学名师培育体系,凝聚力量有组织推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通过专业、课程、教材、平台、教师的强力建设,保障培养的学生精通所学专业基础知识,成为专业方面的行家里手。

“总师”型人才培养“系统强”

学校将系统思维和整机观念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形成从知识原理到部件再到整机的理念意识。一是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系统整机观念。重构“150+X”本科生培养方案,明确“总师”型人才培养要求。第一课堂注重“知识讲解+场景构建”,开设“文明与科技类”“学科领域导论”等课程,让学生站在更高平台、以更大视野了解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系统整机观念。第二课堂注重“一线实践+能力提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及实习实践,不断完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整机观念。二是依托国防军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系统思维。依托国防军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凝练形成适合本科生选题的大创项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目前学校超过80%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大飞机、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重大科研项目,超过80%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来源于国防军工领域,让学生通过“总师”的言传身教和熏陶渐染,拓宽全局视野、训练系统思维。三是打造“三航”特色班,面向系统整机“成建制”培养学生。学校依托A+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强化大师引领、行业共建和优势资源共享,布局建设了“黄玉珊航空班”“陈士橹飞天班”“黄震中海洋班”等“三航”特色班;聚焦智能技术赋能未来三航领域前沿发展建设了未来技术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学术大师和“总师”。同时,学校设立航空航天、数学、物理、化学等5个强基班,面向三航等领域的科技前沿和“卡脖子”技术所蕴含的重大基础问题,围绕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培养学生系统性、整体性思考与实践的能力素养。

“总师”型人才培养“重实践”

学校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扎根实践一线,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持续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核心课程。“十四五”以来,共建设了《小型火箭设计与自主飞行试验》《大学生微小卫星综合设计与研制》等70余门专业综合设计课程,“理论+设计+制作+测试”一体化设计,强化“做中悟”理念和多门课程内容贯通式融合。航空工程设计类课程《飞行器结构设计》围绕飞机结构设计实例,构建了问题导向型的课程内容新方案,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是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推动国防科研项目成果进课堂。学校机电学院将国家重大工程、国家奖等成果转化为50余个课程案例,创建了国防特色机械类“总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100%参与科研攻关和大创项目,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是学生走到大院大所一线开展实习实践。学校与100余家国防军工院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全覆盖的大学生军工院所实践训练体系。2023年暑假,航海学院40名本科生登上“郑和舰”开展体验式航海实习,在一线提升海洋素质、拓展视野、磨练意志,培养“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的报国之志。

“总师”型人才培养“能担当”

学校开展浸润式国防军工教育,引导学生树牢报国志,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一是将国防军工文化熏陶链路融通至中小学生群体,广播军工报国种子。建设三航特色科普报告体系,常态化组织高层次人才、知名教授赴中学开展科普讲座,与中学合作开发《航空模型制作与试飞》等特色课程,共建航模展厅、科技体验馆等;打造大学中学教育衔接论坛品牌,组织研学活动,邀请中小学生进校参观国防科技实验室,参与航模制作,引导中小学生早立军工报国之志。二是打造国防特色通识课程品牌。开设了400余门国防特色课程,组织学生深入部队基地学习实践,深入开展国防军工教育。《大国三航》课程由多名国家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等知名专家共同授课,通过讲授与三航领域相关的科技发展史、重大贡献和标志性成果,西工大人爱国奋斗故事,以及“卡脖子”技术的关键等内容,引导学生“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入主战场,干大事业”。三是学生具备“能担当”的报国之志和铸剑本领。如应用物理学强基班学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参与度100%,获国家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26项、省部级30项,申请专利2项、软著2项。2020级应用物理学强基计划学生肖楉瀚,现主持在研1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我校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奋力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将先进的经验、改革成果等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在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核心课优化、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2023年,学校牵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全国高校并列第7。

新时代新征程,西北工业大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不断汇聚优质资源,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将继续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实干担当、踔厉奋发,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源源不断地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西工大力量!

(审核:王克勤、马西平)